在古希臘的文明中,由于希臘北方馬其頓及色雷斯等殖民地的銀礦蘊藏豐富,所以古希臘鑄造了大量的銀幣。當時希臘人鑄造的銀幣以“德拉克馬(Drachma)”為單位,其中頗為著名的是在雅典鑄造的4德拉克馬銀幣,其正面是雅典城的守護女神雅典娜,背面為其守護鳥貓頭鷹圖案,因此也被稱為“貓頭鷹銀幣”。
古希臘的銀幣大量流傳到地中海周邊地區(qū),是商業(yè)貿(mào)易活動的紐帶,是古希臘文明的經(jīng)濟根基。隨后,亞歷山大大帝的馬其頓帝國、羅馬共和國以及后來的羅馬帝國,都先后鑄造了大量的銀幣——其中,著名的有羅馬的迪納利烏斯銀幣?,F(xiàn)在,西亞、北非以及南歐的一些國家,他們的錢的名稱就是來源于“迪納利烏斯”。
雖然后來古羅馬帝國崩潰了,但西方世界以白銀充當貨幣的歷史卻一直延續(xù)了下來,從長達上千年的歐洲中世紀時期一直到文藝復興,到地理大發(fā)現(xiàn),再到工業(yè)革命……整個19世紀以前,錢就是金銀幣,金銀幣就是錢,似乎從未改變過。
相比之下,我國古代由于人口眾多,一直使用銅作為最主要的貨幣材料。在唐、宋之前,白銀一直是類似于珍珠玉石一樣的珍貴玩意,供給皇帝和貴族們把玩,直到明朝中后期,由于紙幣系統(tǒng)徹底失去了信譽,再加上美洲白銀的大量輸入,中國人有了機會把白銀當錢使用,并一直延續(xù)到1935年的“法幣”改革。
[版權聲明]本文章為原創(chuàng)文章,轉載需注明出處http://www.zjlaifeng.com,對于不遵守此聲明或者其他違法使用本文內(nèi)容者,將依法保留追究權。